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精神分析與大眾文化
Psychoanalysis and Popular Culture 
開課學期
111-2 
授課對象
文學院  外國語文學系  
授課教師
黃宗慧 
課號
FL1069 
課程識別碼
102 1208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必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一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博雅310 
備註
不開放旁聽。
總人數上限:22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在《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中,魘鬼曾施法術讓主角一群人陷入夢境,企圖藉以進入他們的夢中,破壞位於無意識領域內的「精神核心」,這個精神核心也等於是人存在的關鍵,因此若被破壞,就形同廢人,這奇幻的設定,其實與精神分析對無意識、夢境,乃至人「存在的創傷核心」(traumatic kernel of being)等說法相呼應;而炭治郎的兩個夢境,與失去的家人幸福重聚以及被家人譴責不該若無其事地獨活,也正顯現「夢是願望的實現」的兩個極端。當然,動漫或電影等大眾文化對於諸如夢、徵狀、哀悼等人類精神機制的呈現與精神分析理論的呼應有可能「純屬巧合」,但亦可能佛洛伊德將文學家與精神分析師類比時對兩者關於人性有同樣的洞察之肯定,也能延伸至大眾文化上。特別以創傷或死亡為重心的作品,更常能讀出與精神分析相容的解釋:吉本芭娜娜的《月影》裡失去男友後透過儀式性的慢跑試圖走出漫長思念的皋月,以及失去女友後開始穿上她的水手服的阿柊,讓佛洛伊德理論中的哀悼與(走不出哀悼的)憂鬱更容易被具體地掌握;動畫《科學怪犬》中失去愛犬後拒絕母親所謂「牠會一直都在」的安慰,表示「我不要牠住在我心裡,我要牠陪在我身邊」的小男孩、電影《東尼瀧谷》裡在戀衣癖的妻子死後一度想聘人來穿上這些衣服的先生,他們各自以怎樣的方式面對/拒認分離,亦可從精神分析的角度加以理解。不論是外在刺激造成的創傷、存在的創傷,或是分離的創傷,乃至死亡,都因具戲劇性而經常成為大眾文化再現的主題,而這些主題又正是精神分析理論對於人作為分裂主體的核心關懷,因此正可做為理論的切入點。然本課程並不以將精神分析理論套用至文學/文化作品上為目標,畢竟這些作品原非為詮釋理論而存在。但作品中的相關的主題確實能作為「引子」,帶學生進入理論繁複的精神分析領域,進而掌握精神分析的基本概念。期末的影片欣賞與討論,則期待學生透過理論與文本的對話,思考以精神分析理論觀照當代文化可能產生的意義及其不足之處。


 

課程目標
透過帶入大眾文化的例證,讓同學對佛洛伊德(兼及拉岡)的精神分析有初步理解,深化對於理論的掌握以及增進對文化現象的觀察與思考能力。 
課程要求
準時出席與參與討論
(亦可以繳交隨堂心得與課程討論版發文作為平時參與方式)
期末考(無故缺席一次扣學期成績總分3分,累積三次不可參加期末考)
注意,課程進度與評量方式可能依同學學習狀況做調整,請注意cool上課程進度的動態與課程公告。另外部分課程也可能因應疫情或其他狀況調整為遠距,請可以接受的同學再選課。
**因第二周無課,第三周已過加退選時間,故若有加簽需求請務必於第一周及第三周到課,第三周將視狀況處理人工加簽事宜。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指定閱讀
Assigned Readings:
如課程進度所列之精神分析著作,其中部分將另印講義提供修課同學
The Metropolis and Mental Life by Georg Simmel adapted by D. Weinstein from Kurt Wolff (Trans.) The Sociology of Georg Simmel. New York: Free Press, 1950, pp.409-424.
Freud, Sigmund. “A Note upon the" Mystic Writing-Pad".” S.E. XIX, pp. 227–34.
---. “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 S.E. XVIII, 1–64.
---. “Fetishism.” S.E. XXI, 147–58.
---. “Mourning and Melancholia.” S.E. XIV, 237–58.
---. “Negation.” S.E. XIX,. 235–40.
---. “On Narcissism: An Introduction.” S.E. XIV, 67–102.
---.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1900a), S.E., IV-V, 3-621.
 
參考書目
沈志中《瘖啞與傾聽: 精神分析早期歷史研究》 行人出版社,2009。
沈志中《永夜微光: 拉岡與未竟之精神分析革命》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0。
Freud, Sigmund. “The aetiology of hysteria” (1896c), S.E., III, 189-221.
Lacan, Jacques. The Four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Psycho-Analysis. Edited by Jacques-Alain Miller, Translated by Alan Sheridan, vol. 11, WW Norton & Company, 1998.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課堂參與 
40% 
 
2. 
期末考 
60%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上課形式
作業繳交方式
考試形式
其他
由師生雙方議定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0  Introduction 
第2週
2/28  228連假 
第3週
3/6  Freud, “Mystic Writing Pad”
Simmel, “The Metropolis and Mental Life”
 
第4週
3/13  Freud, “On Narcissism: An Introduction”(將以非同步課程錄影方式進行)
 
第5週
3/20 
Freud, “Mourning and Melancholia” 
第6週
3/27  Freud, “Negation”
Freud, “Fetishism” 
第7週
4/3  清明連假 
第8週
4/10  Freud, excerpts from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第9週
4/17  Lacan (object a/gaze and voice ) 
第10週
4/24  影片欣賞與討論:迷魂記 
第11週
5/1  Freud, “Some Character-Types Met with in Psycho-Analytic Work” 邀請講者:蔡榮裕醫師 
第12週
5/8  影片欣賞與討論:東尼瀧谷 
第13週
5/15  Freud, excerpts from 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 
第14週
5/22  Lacan (love) 邀請講者:沈志中教授 
第15週
5/29  進度補完及綜合討論 
第16週
6/5  期末考